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它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促,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
这种疾病可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发病,尤其在早期阶段,很多器官具有较强的生理代偿能力,有的器官功能下降了30%左右也许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一旦到了40%,其功能损失就会成倍地增加,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当患者感到“胸闷、上不来气、胸口有东西压着”时已是中晚期,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
从发病表现来看,这种病是非常隐匿的,早期的症状不典型,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很多病人就诊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肺功能损害。
慢阻肺是呼吸道吸入了外界的有害气体或者颗粒物以后,导致的气道和肺组织发生反应,最终出现气道阻塞,产生呼吸困难症状。
慢阻肺的气流受限,是进行性发展的,往往呼吸道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残率非常高。
所谓“致残率”就是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以前能做的事情现在做不动了,严重限制了病人的日常活动,甚至会导致死亡。
出现哪些症状应警惕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
慢阻肺早期可能没有症状,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病理改变。
比如有的人平时吸烟,偶尔咳嗽,或者早晨起来嗓子里有痰,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生病了。
往往病情进一步发展之后,气道阻塞加重,影响到肺功能了,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时病人才发觉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
慢阻肺病人的症状比较隐匿,不具有特异性。
高危人群身体状况有一丝改变时,比如咳嗽次数比之前增多,干体力活呼吸困难加重等,及早去检查治疗。
慢阻肺的治疗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
急性发作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染,然后导致了咳、痰、喘的加重,应给予病人抗感染的治疗,抗感染治疗就是用抗生素治疗,有静脉抗生素或者口服抗生素。此外要给病人化痰药让痰液变稀释,容易咳出来,这样可以解除支气管的阻塞,除此之外,还会给支气管扩张药物,让支气管扩张,让支气管的通气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措施。
稳定期的治疗可以长期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然后给这些病人做呼吸的锻炼、呼吸的康复的治疗,同时建议对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长期氧疗(每日吸氧15h以上)可以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无创通气联合长期氧疗对某些患者,尤其是在日间有明显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有一定益处。这都是稳定期的治疗措施。慢阻肺如果能在早期诊断、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阅读:慢阻肺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应用基础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