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如何应对睡眠呼吸暂停?
发布时间:2020-06-22

       睡眠疾病包括睡眠呼吸紊乱、伴有夜间低氧血症的慢性呼吸系统或神经肌肉疾病、发作性睡病、睡眠期行为异常、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失眠等。上述疾病的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可使用多导睡眠图(PSG)。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睡眠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呢?下面先介绍几个相关基本概念。


  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的发生都要在睡眠状态下:


  1、呼吸暂停


  即:睡眠状态下口鼻气流降低到正常气流的90%及以下,持续时间达10秒以上。包括三种类型:


  1)中枢性呼吸暂停:口鼻气流几乎完全消失伴胸腹呼吸动度消失;


  2)阻塞性呼吸暂停:仅有气流消失(见示意图);》》推荐阅读: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用什么无创呼吸机



  3)混合性呼吸暂停:两者兼而有之。


  2、低通气


  即:通常指睡眠状态下口鼻气流下降约50%以上,持续10秒以上,且伴有3%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微觉醒。



  3、睡眠低氧血症?

  即:睡眠状态下,由于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等原因引起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状态。


  4、打鼾

  睡眠状态下由于上气道结构改变产生的声音,通常发生于吸气相,也可以发生于呼气相。它可以是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的标志。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低氧血症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


  OSAHS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因素:


  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包括:


  1)鼻腔及鼻咽部狭窄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等。


  2)口咽部狭窄如腭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咽侧壁肥厚、舌根肥厚等。


  3)喉咽及喉腔狭窄如喉肿物、巨大的声带息肉、会厌塌陷等。


  4)颌面部发育异常如上下颌骨发育障碍、畸形。


  上气道扩张肌肌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壁肌肉及软腭肌肉张力异常。


  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呼吸驱动力降低及对高二氧化碳及低氧的反应阈提高。


  其他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妊娠期、女性更年期、遗传、饮酒、安眠药物等因素也会影响或诱发本病。


  最新一项关于全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的研究表明:在30~69岁调查人群中,全球约有九亿三千六百万人患有OSA,其中约有四亿二千五百万人为中重度OSA患者,其中中国患病人数均全球首位,约有一亿七千六百万人患有OSA,其中约有六千六百万人为中重度OSA患者。


  干预治疗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有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


  2)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是目前疗效较为肯定,适用范围较广的治疗方式。基本原理为通过加压的空气将患者睡眠中陷闭的气道打开,保持其睡眠时气道通畅。


  3)口腔矫治器治疗,主要原理为通过睡眠中佩戴口内装置,将下颌向前拉伸,使舌根前移,扩大舌根后气道。几种治疗方法互为补充,要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