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肺储备功能下降,在一般情况下尚能代偿。当肺部感染、手术、气胸、气道分泌物干结、高浓度吸氧或利尿剂引起气道脱水等诱因使通气或换气功能进一步损害,引起血中氧分压进一步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呼吸衰竭。当诱发因素控制,病情稳定出院后仍存在呼吸衰竭者,称为慢性呼吸衰竭。
一、分类
(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或伴二氧化碳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
Ⅱ型呼吸衰竭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氧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
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日常活动。
二、症状
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三、治疗
1.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细菌等感染时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解痉,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药物祛痰。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4.纠正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5.无创呼吸机治疗,已经患上慢支或者慢阻肺的患者,不要灰心,双水平呼吸机能最大程度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病情,也是大多数患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