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
发布时间:2025-07-29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管理需重点关注低血糖风险防范、个体化目标和新型降糖药物的应用。虽然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卒中等严重事件。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具体包括:


  1、低血糖风险防控


  ● 避免严重低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避免空腹血糖(FPG)<4.5 mmol/L,因严重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卒中等并发症。尤其对心功能Ⅳ级或预期寿命短者,HbA1c目标可放宽至<8.5%,以减少低血糖风险[1]


  2、个体化血糖目标:


  ● 普通患者:HbA1c <7.0%,空腹血糖5.0~7.0 mmol/L;


  ● 老年/重症患者:HbA1c 7.5%~8.0%,需最小化血糖波动[2]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维持在3.9~10.0 mmol/L。


  3、优选降糖药物:


  ● 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减少血糖波动。


  ● 避免低血糖风险:低血糖事件(尤其老年患者)会直接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需选择低风险药物。


  4、监测与管理:


  ● 居家监测血糖,定期检测HbA1c(每1~3个月)[2];


  ● 采用连续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减少变异性[1];


  ● 结合饮食、运动及药物调整实现平稳控糖。》》推荐阅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管理需权衡获益与风险,严格避免低血糖,并依据个体情况(如年龄、并发症、心功能)制定HbAc目标,并加强监测以减少血糖波动。


  参考来源: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7):656-672.


  [2]王增武,陈君石,高润霖,等.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8):1-73.DOI:10.12037/YXQY.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