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炎症与慢阻肺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5-07-22
慢阻肺(COP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核心机制与小气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小气道(内径<2mm)由于管壁较薄、无软骨支撑,且气体流速缓慢,更容易受到炎症影响,长期反复的炎症可导致黏液分泌增加、肺泡丧失等,最终发展为小气道功能障碍。此外,小气道病变与肺气肿共同作用,进一步加重气流受限。
小气道炎症是慢性阻肺的核心病理特征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气流受限:小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力增加,引起FEV1下降,这是COPD的主要特征。小气道壁增厚和炎症渗出物累积是主要原因。
● 肺气肿:炎症破坏肺实质,导致肺泡壁破坏和弹性回缩力丧失,与气流受限共同作用,加重肺功能下降。
● 慢性咳嗽和咳痰:炎症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慢性咳嗽和咳痰,黏液堵塞可加剧气流阻塞。
● 呼吸困难:随着炎症进展,气道阻力增加,造成进行性呼吸困难,尤其在运动时明显。
● 急性加重:持续炎症易引发急性加重,表现为症状突然恶化,常由感染或环境刺激触发。
● 肺功能下降:小气道炎症严重程度与FEV1下降呈负相关,是COPD进展的关键指标。
小气道炎症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临床表现包括气流受限、肺气肿、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急性加重和肺功能下降等。因此,对小气道炎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延缓COPD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