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的风险呈正相关,且这种关系独立于其他混杂因素。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导致低氧血症、交感神经激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引发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导致高血压的机制
一、缺氧激活交感神经,直接升高血压
● 气道阻塞导致间歇性缺氧:睡眠中气道塌陷阻塞时,氧气供应中断,血氧饱和度骤降。身体为应对缺氧,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以维持器官供氧。
● 交感神经持续亢进:正常睡眠时本应由迷走神经主导(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但反复缺氧使交感神经异常活跃,导致夜间血压不降反升。长期如此,交感神经张力持续增高,形成慢性高血压。
二、睡眠结构破坏与血压节律异常
● 睡眠碎片化加剧应激反应:呼吸暂停频繁打断睡眠,深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碎片化睡眠进一步激活应激激素(如皮质醇),促进水钠潴留和血管阻力增加。
● “非杓型”或“反杓型”血压模式:正常人夜间血压较日间下降10–20%(“杓型”曲线),但呼吸暂停患者因夜间缺氧,血压失去正常节律,表现为夜间血压高于白天(“反杓型”),这种模式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三、长期病理损伤与恶性循环
● 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硬化:缺氧和高交感状态促进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升高血压并增加心梗、脑卒中风险。
● 代谢紊乱的协同作用:睡眠呼吸暂停常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紊乱(如瘦素抵抗)与缺氧共同作用,加重高血压的难治性。》》推荐阅读:OSA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识别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治疗上,持续正压通气(CPAP)等干预可有效改善上述病理过程,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肥、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镇静剂和侧卧位睡眠,也有助于控制睡眠呼吸暂停和高血压。因此,对于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心血管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