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可加速肺功能下降,增加疾病负担。因此,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评估和预测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防止急性加重的发生。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危险因素/预测因子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因素/预测因子
图1. 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常见危险因素/预测因子
其中,过去1年内≥2次急性加重或≥1次住院与未来中重度急性加重密切相关。即使1次中度急性加重也会增加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并且随着每次急性加重的发生,急性加重风险进一步增加。另外,重度急性加重不仅增加未来急性加重风险,还可导致慢阻肺住院风险上升。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疗目标是最小化本次急性加重的影响,预防再次急性加重的发生。
一、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一线基础治疗,用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推荐优先选择单用SABA或联合SAMA吸入治疗。
2.抗感染治疗:对于具备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的患者,使用抗菌治疗可以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早期复发风险、减少治疗失败风险和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根据各方面因素和患者病情选择抗菌药物及给药途径;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如果有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依据,推荐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或扎那米韦等。
3.糖皮质激素治疗:在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FEV1、氧合状态和缩短康复及住院时间;与全身糖皮质激素相比,雾化ICS不良反应较小,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
二、呼吸支持
1、包括控制性氧疗:氧疗是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基础治疗,氧流量调节应以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保证SpO2 88%~92%为目标。
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一种通过高流量鼻塞持续为患者提供可以调控并以相对恒定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8~80L)吸入气体的治疗方式。与传统氧疗相比,HFNC供氧浓度更精确,加温湿化效果更好。》》推荐阅读: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3.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目前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首选的呼吸支持方式,可改善患者呼吸性酸中毒,降低PaCO2、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等;同时也能避免气管插管相关的附加损害,包括气道损伤、减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镇静剂的使用等。
4.有创机械通气:在积极的药物和无创通气治疗后,若患者的呼吸衰竭仍进行性恶化,出现危及生命的酸碱失衡和(或)意识改变时,宜启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