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血脂异常都是造成人群亚健康的重大杀手,我国成年人中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发病率高达13.8%,TG水平高于临界值者超1/4。打鼾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睡眠异常类型,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调查显示我国全人群习惯性打鼾的报告率为22%,男性多于女性(27.0% vs 15.3%)。血脂异常是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
多地区整群抽样
从分布于不同地区(沿海、内陆),不同类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的每组样本人群中抽取约1000人、男女各半、年龄在35~59岁。分别收集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方式、打鼾情况、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的数据。
剔除资料不全者后最终纳入14175人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722人、女性7453人,中位血清TG水平为1.19(0.85, 1.72)mmol/L,高TG血症患病率为 25.5%。(高 TG 血症定义为空腹血 TG ≥ 1.70 mmol/L)
从不打鼾VS习惯性打鼾
将所有打鼾的患者分为有时打鼾(≤ 2次/周)、经常打鼾(3~5 次/周)、总是打鼾(6~7 次/周 )三组,随着打鼾频次的升高,高TG血症的发生率增加。与不打鼾者相比,总是打鼾者高TG血症患病风险增加 32%。
图1:不同打鼾频次组高 TG 血症患病率及患病风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夜间安睡VS鼾声如雷
研究者按一下参照标准对打鼾的响度进行分级——
* 轻度打鼾:比呼吸音重或与说话声音大小差不多;
* 中度打鼾:比说话声音大;
* 重度打鼾:隔着关闭的门也可以听到。
与不打鼾者相比,打鼾声音重度者高 TG 血症患病风险增加 34%。
图2:不同打鼾声音强度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及其患病风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打鼾打出来的N种慢性病
除了血脂异常外,多篇在中国人群中的研究显示,打鼾还是CVD、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机制都与缺氧引发的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机体慢性缺氧通过增加交感神经激活、氧化应激、睡眠中断引起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前者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后者引起内皮源性舒、缩因子失衡。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动脉血管收缩、阻力升高等,促进血压升高,增加引发斑块破裂和相关血栓闭塞事件的风险。
1、心梗每周打鼾1~3次发生心梗的概率是不打鼾者的1.20倍,而打鼾3~5次者中,这一比值升到了1.72。将打鼾响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打鼾几乎不增加心梗的风险,鼾声越响,心梗风险越大。
图3:打鼾频率和严重程度与心梗发生率的关系
2、糖尿病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缺氧促进交感神经激活,从而破坏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图4:根据BMI(a)和腰围(b)校正后的不同性别人群打鼾与否与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关联
3、慢性肾病作为OSA的常见表现,打鼾也可以直接影响CKD的发展和进展。睡眠对肾功能的调节有重要作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的降低可能对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OSA通过诱导血管内皮损伤或血管僵硬而成为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5:校正部分风险因素后的不同打鼾频率与CKD发生率的关联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性。对于中度到重度OSA的一线治疗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轻度但是症状明显的或有某些合并症的患者也推荐CPAP。
参考文献:夏艳杰,周龙,李莹, 等.打鼾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关系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