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OSA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发布时间:2021-06-2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间歇性低氧,表现为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结构紊乱,从而产生相对睡眠剥夺和日间疲倦。 大量的研究发现OSA是许多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源头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大约1/3到1/4合并有OSA, OSA是继发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OSA患者也容易患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脑梗、心律失常、认知功能受损、焦虑、抑郁等。


  睡眠呼吸暂停危害之一:频繁地微觉醒


  这种微觉醒需要通过睡眠脑电监测发现,我们在睡眠状态中是感知不到的。此外,人体在睡眠状态中脑电活动分为几个阶段,即浅睡眠(N1,N2期)、深睡眠(N3期)和快动眼睡眠(REM期),其中的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对机体体力的恢复和大脑信息的加工合成是至关重要的。OSA患者由于睡眠呼吸暂停造成频繁的微觉醒,就像一把刀把整个睡眠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导致“碎片化睡眠”,很难有机会进入深睡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睡眠浅,睡假觉。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睡眠剥夺,患者没有熬夜,却胜似熬夜。


  睡眠呼吸暂停危害之二:易诱发或加重哮喘


  OSA患者由于上气道软组织塌陷性增加,造成上气道狭窄,从而引起呼吸暂停,引起缺氧及高碳酸血症,进一步刺激外周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气道对刺激物的反应,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加重哮喘。OSA患者重复的上气道阻塞可引起胸腔内压力波动,觉醒和间歇性缺氧可形成炎症环境,且呼出气中8-异前列烷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以及嗜中性炎症反应,均与OSA的严重程度和低氧负荷相关。这些观察结果提示OSA可能促成了难以控制或重型哮喘患者中的非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反应,引起支气管收缩,而且哮喘患者在夜间似乎有更加严重的炎症反应以及更加恶化的肺功能。此外,肥胖不仅是OSA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还是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证明,肥胖可导致哮喘患者哮喘控制不佳和生活质量下降,体重指数越大,哮喘症状会越严重。肥胖患者因脂肪堆积,压迫肺组织,使胸廓顺应性减低,导致肺容量减少,从而动脉血氧供应不足,增加了哮喘发病的严重程度。此外,肥胖患者的身体组织还可产生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炎症因子可加重肺部炎症,诱发哮喘发作。



  睡眠呼吸暂停危害之三:易合并慢阻肺


  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并存的一种多发疾病。临床实践发现,COPD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的最低值和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相关,夜间血氧饱和度越低,患者预后越差。


  重叠综合征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如睡眠期间心室异位心律增加,肺动脉压升高,晨起红细胞数目增加,重症COPD患者在夜间睡眠中死亡常常与睡眠中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该病在治疗上可采用夜间无创机械通气,临床上对明显CO潴留的患者获益最大。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危害之四:缺氧


  大部分OSA患者夜间缺氧的程度都超过了呼吸衰竭的标准,只是由于每次缺氧时间很短,并且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降低,患者没有感受到呼吸困难,如果缺氧程度足够低、或者本身有基础疾病、或者因为憋气而挣扎,患者完全可以睡眠中憋醒过来。


  参考文献 :


  【1】任洁,刘辉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39(08): 621-623.


  【2】蔡柏蔷,李龙芸等,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7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