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是空气污染的一种通俗说法,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s, PM)和二氧化氮等化学气体是其重要指标。
PM中的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使气道清除功能遭受损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雾霾天气对人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特别是对小孩老人等弱势群体,小孩呼吸道鼻、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老年人由于抵抗力差,呼吸道干燥、弹性、张力都差,也极易受感染。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气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同时雾霾天气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雾霾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大,当颗粒物质和气体通过促进气道氧化应激,诱发肺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损害气道纤毛活性,增加气道反应性等多种机制参与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雾霾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在雾霾天尤其需要做好自我防护。
慢阻肺患者怎样对雾霾进行科学防控?
平时:规范治疗,适当康复锻炼,做呼吸操,多吃牛肉、鱼肉等优质蛋白食品。
雾霾天气出现时:
少出门,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外出时,戴口罩,进入室内后及时洗脸、漱口、洗鼻。洗脸最好用温水,这样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洗鼻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