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因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支气管痉挛等,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在痉挛解除后,仍然不能恢复到正常通气状态,还是具有部分气流受限,表现为气短、喘息、胸闷等症状。气流受限虽然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但长期气流受限,却会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气流受限和冠心病(CAD)之间密切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同时,冠心病患者患COPD的风险亦会增加。冠心病也与慢阻肺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着气流阻塞程度的加重,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在晚期慢阻肺患者中,冠心病的患病率高达60%。
血液粘稠
慢阻肺患者长期慢性缺氧,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红细胞生成就会增多,血红蛋白升高,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高。
血管收缩,心脏供血不足
缺氧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更多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导致肺血管收缩。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随之升高。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还可刺激人体的化学感受器,分泌更多的儿茶酚胺,导致肺动脉收缩,引起心脏供血不足。
出现血栓
缺氧和二氧化碳升高会使血小板异常活化,促进气道的炎性反应,促进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反复感染导致的炎症作用还可使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心肌缺血
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可使病人心肌缺血、缺氧加重。感染还容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因此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加重,甚至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因为慢阻肺病人急性加重时常存在感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动脉高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心脏电生理发生变化,可导致心房纤颤、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患者心跳时快时慢、时而有力、时而微弱。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脏代偿发展的最后一步。由于缺血导致心脏收缩不协调,收缩无力,射血功能受损,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易发生心力衰竭。
避免冠心病的发生,慢阻肺患者要及时纠正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问题,注重家庭氧疗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延缓疾病发展速度,避免肺血管病变。》》推荐阅读:慢阻肺(COPD)患者为什么需要用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