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慢阻肺分为4级,看看您属于几级!
发布时间:2020-08-06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慢阻肺,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等;另外,如果人在儿童时期出现过反复咳嗽或呼吸道感染,或他们在学校、家中接触过多的粉笔灰、粉尘、化学制品等,家中有人患有呼吸系统病症或有相关病史的,都将增加他们患上慢阻肺的可能。据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慢阻肺患者已经超约1亿人,约占全世界慢阻肺患者人数的25%。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慢阻肺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际专家将慢阻肺分为4级:


  第一级,一般为有点咳嗽等症状;(最不受重视的阶段,但这个阶段往往是最佳的治疗节点)


  第二级,做剧烈活动时有点气短; (这个阶段一般诊断出来的患者也比较少)


  第三级,做家务、上厕所、上楼时会出现气短; (大多患者一般都在这个阶段被诊断出来,但是已经属于晚期,治疗难度增大)


  第四级,理论上就是在静息状态下,在床上坐着都会喘不过气来。(晚期并发症有肺气肿、肺心病、心血管病)



  当慢阻肺患者出现气短、上下楼梯或运动后感觉呼吸困难等标志性症状,甚至发展到平静时也“喘不过气来”,已多属于中晚期,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肺通气功能已损害50%以上。


  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0%~30%。


  说到慢阻肺的危害,它损伤的是人体的肺脏,但同时慢阻肺是有多种肺外并发症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肿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焦虑、抑郁等。》》推荐阅读:慢阻肺为什么需要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患者如不早诊早治,就会出现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这种下降不完全可逆,且每次病情加重的发生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病情也会越来越重。


  目前,慢阻肺虽不能治愈,但早期规范化治疗,可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