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患者如何避免“雪上加霜”?
发布时间:2020-03-10

  冬春交替,气温起伏不定,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频发,加上今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对于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老慢支、慢阻肺和、哮喘的患者而言,更无异于“雪上加霜”。复杂严峻的特殊时期,老年慢性呼吸系统患者应该如何在防范新冠肺炎同时稳定病情,安稳过春?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患者更易感染、感染后更严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肺部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如气道清除能力下降、肺储备能量减少等。除肺部结构变化外,先天变异和适应免疫的功能也会降低,即免疫衰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能力、吞噬能力都会下降,免疫反应减退。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后也更严重。


  因此,患有呼吸慢病的老年人更应加强对新冠肺炎的防范,并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季节交替需谨慎,“不戴口罩”不可取!


  最近也是冬春交替时节,天气多变、冷暖交替、温差较大,原有慢阻肺、哮喘、“老慢支”、肺气肿、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加重、急性发作,如咳嗽、咳痰,咳脓痰加重,喘息症状加重等。这种症状不仅让老年患者痛苦难受,在疫情期间,也容易造成恐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为避免急性加重、急性发作,控制症状,老年人务必要加强管理、坚持用药。如出现轻微急性加重的症状,比如咳嗽、咳痰增加,痰量较前增多等情况,可先在线咨询有资质的平台及各地医院微平台信。也可使用一些提高自身免疫力的药物,来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改善免疫功能。如果症状加重比较明显的话,建议及时就诊就医,注意选择新冠肺炎非定点治疗医院,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在就医的途中,患者及家属需全程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去医院。


  对于很多老年人因“觉得闷、喘不过气”而不戴口罩出门这种现象,这是不可取的。新冠病毒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就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疫情仅是好转,仍未结束,老年人外出必须做好防护,一定要戴口罩。不建议老年人佩戴N95口罩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憋喘等症状,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即可。



  重视居家管理,加强安全防护


  目前,老年人尤其应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地铁、老年活动中心等,即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也能避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宅在家时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饮食习惯,建议进食容易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每天摄入合理的高蛋白类食物,保持食物种类、来源丰富多样,不偏食,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对于进食困难、食欲较差的老年人,必要时可以食用一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食品,比如说肠内营养粉、肠内营养混悬液等,来补充营养。对于所有的老年人,进食过程中都应避免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


  二、良好的生活状态,保证睡眠充足、注意保暖。勤洗手、通风,注意居家物品的消毒。适当锻炼身体,想要晒太阳,需戴好口罩出门,尽量在小区内活动。保持心情愉快,疫情期间活动范围减小,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建议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积极的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也建议子女家人多陪伴,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若老人患有基础疾病,也需规范治疗,同时做好评估、监测工作。


  三、加强免疫力,老年人普遍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应增强免疫力,来减少感染风险和抗病能力。一方面可通过日常管理方式,而当一些常规的方法无法满足需求时,则可以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四、无创通气,慢阻肺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当每天使用家用呼吸机进行8小时以上的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缓解高碳酸血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