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且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全球约10%的40岁以上人群受其困扰。尽管慢阻肺不可逆,但通过稳定期的科学管理,如持续治疗、肺康复训练等,可以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风险,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需综合以下措施:
一、定期医疗随访与用药管理
● 定期检查与随访: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每年至少1次肺功能检查),监测血压、脉搏等指标,评估病情进展。
● 规范用药:长期坚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严格遵医嘱,不随意停药,并掌握吸入装置的正确操作方法。
●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二、呼吸康复训练
● 学习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基础训练,或结合肢体动作的呼吸操(如步行、登楼梯),以改善肺功能和气体交换。
三、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并远离污染:戒烟是核心措施,可通过认知行为干预、药物或戒烟门诊协助;外出做好呼吸道防护。
● 适度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脚踏车、步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四、家庭氧疗与设备准备
● 严重缺氧者需长期家庭氧疗(≥15小时/天),低流量(1.3 L/min)鼻导管给氧,以预防并发症;家中可配备血氧仪、制氧机等。
五、病情监测与应急处理
● 学会识别急性加重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及时就医;储备急救药品。
六、心理与情绪管理
● 通过心理疏导、同伴教育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家属需加强陪伴,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慢阻肺稳定期需通过规范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及定期随访实现全程管理,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宣教手册、视频或专业人员指导提升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