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7%,总患病人数约为1亿。目前,慢阻肺的诊治主要依据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慢阻肺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对于慢阻肺尤其是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强调综合评估,包括症状、肺功能和急性加重风险。但是,这些评估均集中于日间病情的变化,并没有重视慢阻肺患者夜间病情变化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而在慢阻肺死亡病例中,睡眠中死亡占20%。
而在慢阻肺患者中,同时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占22%—29%,而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中,29%—40%的人患有慢阻肺。这两种疾病相互作用,使病情加重,死亡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慢阻肺是由于呼吸道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或颗粒中,导致气道产生慢性炎症,引起气道管腔狭窄、分泌物增多等,使呼吸时气流受阻,出现肺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气短,在欧美国家,被称为全身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这种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因此当肺功能严重受损时,患者在进行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时就会发生呼吸急促,甚至在睡眠等静止状态下也会感到胸闷气急。如果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往往会加重病情,表现为咳痰增加、胸闷、气促加剧,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推荐阅读 :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该怎么选择呼吸机
通俗地讲,慢阻肺主要是下气道阻塞,而睡眠呼吸暂停主要是上气道阻塞,而出现呼吸停顿的现象。”与单纯的慢阻肺病人相比,如果慢阻肺和睡眠呼吸暂停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如同火上浇油,不但使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上升,导致缺氧,而且还会加重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衰竭的发生率。更可怕的是,这两种疾病叠加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于这两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