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慢阻肺患者疫情期间要加强战“疫”防护
发布时间:2020-03-03

   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病死率比较高的主要有两类:中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不同患者感染程度与集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与健康状态相比,慢阻肺患者受损、脆弱的呼吸道粘膜更易感染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从而引起气道炎症和系统性炎症,加速肺功能的恶化,进而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因此,必须提高老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与防范。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


  “严格来讲,易感人群和导致死亡的人群是不一样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及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当前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个人群都易感,只是老年人病死率较高,目前病死人数中80%以上是老年人。原因在于老年人年龄大,自身抵抗力不足,而且一些有基础病,并发症比较多,再感染这个病毒以后,就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失调,器官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死亡。


  我国有一个庞大的慢性呼吸系统病患群体—“慢阻肺患者”,患病人数高达1亿,知晓率却不足3%,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为13.6%,60到69岁的老年人慢阻肺患病率达到21.2%,70岁以上达到29.9%。秋冬季节是慢阻肺患者最容易复发,最难熬的季节,慢阻肺患者由于“基底”薄弱,是流行病学中的易感人群,更容易受到新冠状病毒入侵,其疾病发展可能也较普通人更为迅速,后果更严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与正常人相比,慢阻肺患者受损、脆弱的呼吸道粘膜更易感染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以及受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气道炎症和系统性炎症,诱发急性加重,进而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导致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引发死亡。


  1、杜绝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到呼吸道感染患者;


  2、如果必要出门请务必戴口罩;


  3、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


  5、戒烟戒酒,70%-80%的慢阻肺患者由吸烟引起,烟雾会加剧慢阻肺疾病进展。据研究表明,戒烟1-2天就会有利于全身细胞利用氧气,戒烟1年肺功能逐渐增强。


  6、保持通风,定时检测血氧,;临床上将低于90%定义为低血氧症,长期缺氧会导致全身器官衰竭,危急生命。但居家患者未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血氧情况,建议家中备好指夹式血氧仪,每天定时检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7、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睡眠,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就是百姓常说的“吃好玩好睡好”,有助于身体保持最好的免疫状态;


  8、除普通人一般的防护措施,慢阻肺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更要关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预防。要坚持氧疗,打好免疫基础,同时通过家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避免慢阻肺急剧加重的发生。